鬼吹灯

字:
关灯 护眼
鬼吹灯 > 曹魏 > 第一百零九章 三国第一谋士(上)!五十月票加更!

第一百零九章 三国第一谋士(上)!五十月票加更!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,这是从两个方面讲的。


    第一是贾诩的所谋略之奇之准,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,其所谋影响之巨,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。


    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,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职,重在治国安邦,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,长于领兵作战。


    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、称霸一方的军阀,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,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,表面上是献计,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。


    贾诩给人的感觉是,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,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: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,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,他为李傕、郭汜出主意,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。


    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,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,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,能使他的谋略得以施展。


    东汉末年,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,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,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。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,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。


    在这个乱世里面,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,军阀混战、外族劫掠、强盗横行、天灾不断,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,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。


    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出生地武威,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。


    僻处西凉的武威,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,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验、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,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,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,因为没有精神束缚,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。


    正是在这种精神自由中,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。


    贾诩是历史的一颗明星,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,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创痍的王朝体制。


    旧的体制不摧毁,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生。


    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。


    他像一个在乱世中游戏人生的人。


    他追求权势,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他对哪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,冷眼看待天下的沧桑沉浮他把施展才华看作一种乐趣,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你可以说他无情,但在那个时代,贾诩有理由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和唯美主义的权谋游戏者。


    贾诩,身怀奇谋,胆识过人,阅历繁复,志节深沉。


    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,但就客观效果而论,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,他难辞其咎。


    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,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、荀攸并列立传,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。


    此事见仁见智,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,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,则贾诩与二荀并列,并无不当。


    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,也确曾有功于皇上,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,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。


    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,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,在东西二京的喋血杀伐中,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。


    董卓死后,司徒王允专权。


    王司徒只是一个碌碌之辈,而且不知体恤,滥开杀戒之弊,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。


    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。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,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,协从不问的态度,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,如此,因讨伐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,也可能权且罢兵。


    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,虽然会略嫌平淡,但于国于民,实属大幸。


    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,对李傕、郭汜下达了追杀令。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、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,他们决定解散部队,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。


    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,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,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。


    贾诩恰恰在此时脱影而出发表了一下宏论,李傕、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,便洗耳恭听。


    诩曰:“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,而诸君弃众单行,即一亭长能束君矣。不如率众而西,所在收兵,以攻长安,为董公报仇,幸而事济,奉国家以征天下,若不济,走未迟也。”


    当年陈胜、吴广被迫“揭竿而起“,所持的理由,正与贾诩此时的想法相同。


    区别是,无论陈胜、吴广还是李傕、郭汜,他们都属当事者,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,换言之,这一番建议,虽然可以救李傕、郭汜性命于一时,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。


    不然,当李、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“尚书仆射“,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。


    “此救命之计,何功之有?“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。


    初平三年六月,李傕、郭汜打破长安城池,王允被戮,吕布出逃,尸遍长安。


    据说,董卓初死之时,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,经过李傕、郭汜的放兵劫掠,仅仅两年间,民已“相食略尽“,好一片凄惨。


    一计可以危邦,片言可以乱国,正贾诩之谓也。


    他侧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,貌似蔼然文士,一面犯下滔天奇罪,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,这份能耐,孰能及之?


    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诸侯说计道谋,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。


    他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“有良、平之奇,初时察孝廉为郎,因疾病辞官,西还至汧,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,和同行的数十人皆为他们所抓,贾诩便骗他们说:“我段公外孙也,汝别埋我,我家必厚赎之。”


    当时的太尉段颎,因为久为镇边大将,所以威震西土,因此他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,氐人果然不敢害他,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,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。


    史称贾诩此举是:“权以济事,咸此类也”,这个“权”字,用得颇为妥帖,体现了贾诩的深不可测。


    让强盗俯首帖耳,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,靠胆量也过于笼统。


    因为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霸气。


    7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: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 总裁的呆萌甜妻